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

[閱讀] 曾經,閱讀救了我----現在,我用閱讀翻轉一群孩子

  • 書名:曾經,閱讀救了我----現在,我用閱讀翻轉一群孩子
  • 作者:梁語喬
  • 出版:寶瓶文化
  • 出版日期:2015年4月7日


[心得]

這本書果然如封面洪蘭教授推薦所言,會一口氣想看完它,
想知道梁語喬老師如何用閱讀翻轉一群孩子。
書中不只道出梁老師的閱讀信仰、孩子因為閱讀所帶來的改變,
也提供明確地帶領學生進入閱讀世界的方式,讓不是國文教師的我躍躍欲試。
當然,推動閱讀不只是國文老師的事。

書中的一段話說中了我所相信閱讀帶給孩子的力量:

「閱讀的開始,其實就只是『樂趣』而已,
    如果孩子愛上書裡的故事,就像放了一顆種子在他們心裡,
    不知道在哪一天,發生了什麼事,種子會開始發芽,
    孩子會從再次閱讀中,得不一樣的東西, 而當一切累積成智慧的力量時,
    在他們遇見迷惘的人生課題中,自然就會找到最好的方向走去。」



[書中內容]

關於閱讀,老師千萬不能做的10件事:

1. 千萬不要批評學生看的書
  • 一個願意開始閱讀的孩子,需要的是我們的肯定與自在。
  • 千萬別不小心傷害了他們的閱讀自尊,讓他們從此關上閱讀的那顆心。
  • 不是要求他們要讀符合年紀的書,而是要給他們足夠的閱讀時間和書,讓他們可以累積到你希望的閱讀程度。

2. 千萬不要讓自己填滿閱讀課的時間
  • 老師一定要記得一件事----閱讀是自己一個人的事,即使參加讀書會,和好朋友分享,互相討論,也都需要透過自己閱讀有所得之後,才能為之。
  • 早自修的時間,最好能夠訓練學生只能寫考卷或是看課外讀物,並且允許學生可以在寫完考卷之後,看看手上的課外讀物,如此,學生就會有每天可以閱讀的時間。

3. 千萬不要讓班上只有共讀的閱讀時間
  • 一定要讓孩子有自由閱讀的時間,因為自由閱讀的時間,孩子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、有興趣的書,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書,可以挑選需要的書等。
  • 一個學期共讀一本就好......接受孩子在讀完指定的書目之後,可以自由閱讀。
  • 分小組,決定共讀的書目。讓孩子可以自己選共讀的書,再個別分享......

4. 千萬不要因為閱讀多了很多作業
  • 孩子愛上閱讀是我們的目標,許多的獎勵,應該是為了鼓勵孩子閱讀設計的。
  • 沒有隨手有書的人,我會挑一本書給他看。三天內看完,看完要寫四百字心得,所以學生知道,沒自己去借書,就只能讀我挑的書,難完,還一定要寫學習單,於是,漸漸的,每個學生隨手都有書可以看。

5. 千萬不要限制孩子的閱讀
  • 在多元的閱讀中,孩子可以得到他所需要的養分,讓他可以累積智慧,以面對未知的世界。
  • 可以有大原則的規定,比如,規定只要是圖書館的書就可以,不是圖書館的書,則要詢問過學校的老師。 

6. 千萬不要把閱讀和寫作直接做連結
  • 閱讀的所得和寫作的輸出,雖然有相關,卻不是那麼直接。
  • 透過一些寫作訓練的方法,訓練孩子在閱讀和寫作中找到連結,就可以引導學生的閱讀發揮於寫作上,而不是什麼都沒教的時候,就期待孩子的閱讀會自然而然的轉換成優秀的文筆。

7. 千萬不要讓孩子在安靜閱讀的時間可以討論
  • 如果想要讓他們討論,最好還是有一個讓大家都可以討論的時間,有明確要討論的主題或課程的流程,才不至於有些學生聊天聊得忘我,而想看書的孩子也無法專心讀。

8. 千萬別為了借閱率而借書
  • 如果只是養成學生勤借書的習慣,卻沒有給他們足夠的閱讀時間,也沒有方法讓他們愛上閱讀,那麼,這個借閱率就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數字。

9. 千萬不要什麼都沒教之前,就逼孩子分享閱讀
  • 分享的方式,要先訓練孩子。讓孩子會了以後,才可以進行分享。
  • 如果是要他們寫閱讀心得,可以讓他們看一些優秀作品,解析呈現的內容,讓他們知道可以怎麼寫,可以寫些什麼。
  • 如果是希望學生上台分享,一定要教學生上台的儀態,內容如何準備,然後讓幾個比較大方的學生先上台,可以有示範的作用,會讓孩子比較不擔心,表現也會比較好。

10. 千萬不要等讀完教科書,才讓孩子可以閱讀
  • 從國中一年級的時候,就要求學生早自修,不能拿教科書出來,無論任何該寫的作業,或是該背的書,都是回家要完成的作業。
  • 不能在早自修寫作業、背單字,只能小考級閱讀,而這樣的結果,我讓我們班的孩子每天都有可以閱讀的時間,也養成了閱讀的習慣。 



孩子無法閱讀的三大原因,以及改善方法:

1. 識字量不足
  • 挑一些有注音、有插圖,但是整本是連貫故事的橋樑書來訓練他的文字量。
  • 只要學生讀完兩三本橋樑書之後,通常再讀一般的文本,就不會感到吃力了。

2. 選錯書
  • 觀察學生的個性、特質及興趣,找機會和他們閒聊,或是透過作文的作業了解他們,再推想他們可能喜歡什麼類的書,幫他們挑選可能有興趣的書。
  • 挑適合他們的書是一門學問,把挑好的書給學生可是一門更大的學問。注意學生的自尊心。

3. 注意力不夠
  • 陪著他一行一行、一頁一頁的看下去。
  • 拿他想要的東西或事情跟他談條件,要他看完幾頁後,講故事大意,才能得到該東西。



如何改善孩子的閱讀偏食?

1. 建議孩子讀完習慣看的書後,讀一本不同類型的書
    • 讓孩子明白多元閱讀的重要性,能開啟視野,從不同讀物中融合出多面向的思考與價值觀。
    • 與孩子做上述約定後,幫他挑一本其他類型的書。

      2. 「找書我最行」--讓孩子借自己不會讀的書
      • 邀請學校老師推薦圖書館內不錯的書,將書名寫在便利貼上,將便利貼貼在那本書的書櫃側邊。
      • 學生依便利貼找到書,將便利貼撕下來,連同書一起借出圖書館後,就可以蓋章集點。

      3. 「好詩好好讀」--借閱詩集,從中朗誦一首詩
      • 學生從圖書館借出一本詩集,朗誦其中一首喜歡的詩給一位老師聽。老師如果覺得學生唸得不錯,就可以幫學生蓋章集點。 

      * 集點卡要學生想集,兌換禮物要學生想換(如:老師們各項抵用券、學校各項體驗券)。




      國中生適合讀繪本嗎?--七步驟,孩子愛上閱讀

      1. 先給孩子,十分鐘的時間閱讀
      • 讓孩子有機會產生屬於自己的感受,不會一開始就被老師的引導抹滅。
      • 老師趁此時間觀察每位孩子的閱讀習慣。

      2. 讓孩子拿麥克風唸「故事接龍」
      • 從第一頁開始唸故事,麥克風傳給誰,誰就接著唸下一頁。
      •  一方面讓孩子熟悉繪本故事,另一方面讓老師確認每個人的識字量。

      3. 要求孩子說出繪本大意
      • 點不常發言的學生,用問答題引導。
      • 最後請程度比較好的,再統整一下故事的大意,完整的說出來。

      4. 讓孩子找出最喜歡的一頁,並分享原因
      • 沒有限定劇情或圖畫,只要孩子說出他喜歡的原因就可以了。
      • 隨著分享者的眼睛和感受,又看到不一樣的東西。

      5. 猜猜老師喜歡哪一頁
      • 有獎徵答,猜猜老師喜歡哪一頁。
      • 待聽完孩子所有的答案後,再公布老師的答案。

      6. 讓孩子把繪本排練成廣播劇
      • 讓孩子分組,請他們根據故事去分配角色,然後根據故事的情節感受,讓自己的聲音加入情緒。
      • 老師用錄音筆將他們排練的結果錄下來,擇段放給孩子聽。

      7. 請孩子假設自己是作者,會如何畫出繪本的下一頁
      • 課程結尾時,讓孩子翻到繪本最後一張圖,要孩子假裝自己是作者,如果出版社希望能畫出下一張,他們會怎麼畫出繪本的下一頁。
      • 不一定要畫得很漂亮,也不一定要畫出主角,只要安排合理的劇情。




      老師先帶頭分享,自己讀哪些動人的書(不勉強孩子分享)

      1. 介紹作者生平、故事,引發對這位作者作品的興趣。

      2. 分享書中覺得內容很有趣,或自己很有感受的地方。

      3. 將書本內的故事說到最懸疑的地方,然後賣關子不說。

      4. 將書中照片呈現給學生看,引發他們的興趣。





      學習單是必要的嗎?
      • 避免孩子因為閱讀,多了額外的工作或壓力。
      • 在我(作者)的閱讀規定中,忘了借書的人,才需要寫學習單。為了不寫學習單,所以手上隨時要準備一本書。
      • 不完全反對寫學習單。不過,它不應該是學生看完書後,老師直接發下去,要學生自己看完,自己寫完的學習單,因為那就像因為閱讀而增加的功課。好的學習單,應該是老師教學中設計的一環。老師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在其中,然後設計如何引導學生,彼此討論,再共同合作去完成的學習單。
      • 每張學習單都是一張最好的好書推薦函。透過學習單的展示,可以分享不同的閱讀感受,也可以讓其他學生認識更多的好書。




      如何讓孩子打開文學書?

      1. 將文章重新編頁,第一頁是把故事停留在懸疑的地方。

      2. 依序發下其他頁數,拋出問題,讓孩子回答,進而引發討論。

      3. 讓孩子猜測故事接下來的發展。




      [書中令人省思的話]
      • 如果只看教科書,你永遠只能向一百分邁進,但是如果你不只看教科書,有一天,你會發現,你已經超越一百分。
      • 閱讀很簡單,就是一種樂趣,當生命在閱讀時得到美的感受,得到快樂心情時,那就是一種享受,也是一種收穫。
      • 閱讀的能力不像讀教科書的內容一樣,可以交出一張考卷,或者是口頭問大家,是不是都讀懂了、都會了,然後就可以評估成效。真正閱讀的效果,是需要時間發酵的。 
      • 有耐心等待他們思考、有時間給他們思考,他們才有機會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。所以,有時候「有目的」的不教,會比整堂課塞滿課本的重點更重要,也更有學習的效果。
      • 閱讀不只是智慧的累積,也可以是情緒的出口。
      • 我們在閱讀中學到的,不只是有知識而已,閱讀其實是可以增強訊息提存、連結的能力。當閱讀的量夠多,可以類化連結到生活經驗上,那麼閱讀的任何素材,都可以變成思考的依據。好的點子與想法,就會源源不絕。
      • 在國中培養他們閱讀的習慣和能力有多重要,因為過了這個階段,他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,可以養成自在的打開書就可以讀的信心了。
      • 孩子和你的關係就像一本存摺。關心與讚美就是存款,批評與指責則是提款。偶爾,請記得把存摺刷一下,才會知道關係是否透支了。 
      • 閱讀並不是只有文字。閱讀符號、圖形是閱讀;看一齣動人心弦或開懷大笑的戲劇演出,是閱讀;聽一場美妙的音樂演奏,是閱讀;至於看山、看水、看人,當然也是閱讀,只要是透過感官感受而能增加心靈能量的,都是閱讀
      • 人的一生總是在閱讀。當學生的時候,為了分數而讀書;畢業後,為了考上一份穩定的工作而讀書;工作後,為了增加自己的專業能力而讀書......但是除了有目的的讀書外,有時候,也可以只是單純為了讓自己的心靈輕鬆一下,讓心靈可以吸口不一樣的新鮮空氣而閱讀吧!在多元的閱讀累積下,人生就有了轉彎的能力與智慧
      • 學生不是因為討厭閱讀而不讀,在他們背後有許多的原因,讓他們沒辦法養成閱讀的習慣。 所以,一發現這樣的孩子,我就會努力找出讓他們不能養成閱讀習的問題,而在我解決這些問題之後,通常他們就會愛上閱讀。



      沒有留言:

      張貼留言